11月6日
《福建日報》03經濟版頭條報道!
《冠豸山下,生態好水如何變“經濟活水”》
報道了近年來
連城縣打響水環境保衛戰
并將生態好水轉化為“經濟活水”
實現“以水富民、以水興產”
一起看全文
↓↓↓
金秋時節,一幅以水為基的和諧生態畫卷在連城鋪展——塘前鄉,繞村穿行的河水清澈柔和,“荷狐池塘”守護一方水生態;莒溪鎮,福建盼盼冠豸山礦泉水有限公司的二期擴建項目全面啟動,一泓泓來自地底的清泉“流”向全國;位于莒溪鎮莒蓮村的熹山禾黃酒生產項目現場,塔吊運轉,一座融合釀造與觀光功能的酒廠正拔地而起……
“連城好水”走向廣闊市場的背后,是當地久久為功的治水護水用水實踐。近年來,連城縣打響水環境保衛戰,并將生態好水轉化為“經濟活水”,實現“以水富民、以水興產”。
守護“三江之源”
連城縣坐落在冠豸山腳下,是汀江、閩江、九龍江在福建省的源頭。特殊的地理位置,為連城縣出產好水賦予了先天優勢,也令其肩上的治水責任更重。
如何守護好“三江之源”?連城縣生態環境局局長鐘其斌說:“以項目夯實護水硬支撐,以科學治污、精準治污理念指導治水項目。”
連城立足當地實際,以簡單經濟且有效的方式治水,用“荷狐凈污”治理農村生活污水便是當中的生動實踐。
連城村莊分散,不少鄉村人口少,縣財政薄弱,鋪管、建污水處理廠是下策。經過走訪調查,連城依據當地農村房前屋后溝渠多的特點,提出“荷狐凈污”模式。鐘其斌介紹,該模式利用農村廢舊坑塘栽植荷花和狐尾藻,通過植物凈化農村生活污水。“前端種荷收蓮,末端養殖小龍蝦。這種模式投資少、效果好,既凈化污水,又助農增收。”
當時,農村生活污水要加緊解決,工廠廢水治理也迫在眉睫。
“初到連城,到處是地瓜加工產生的異味。”鐘其斌回憶。為此,他召集全縣規模以上地瓜加工企業負責人座談,強化企業環保主體責任;與此同時,推行“提出問題、建立整改清單、警告、約談、立案處罰”的遞進式執法,給予企業整改空間,同步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有效遏制工業污水亂排。
“江河污染,根源在岸上。”鐘其斌告訴記者,針對大江大河的水環境治理,連城堅持“監測溯源”與“生態攔截”雙策并舉:監測入河排污口,精準鎖定岸上污染來源;同步建設生態防護帶,削減面源污染。
如今,連城交出了一份高分治水答卷:2025年1—7月,全縣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達100%,其中Ⅰ~Ⅱ類優質水質占比85.7%。
讓好水“流”向世界
守護好的一泓清水,如何轉化為“品牌好水”,產生經濟效益?福建盼盼冠豸山礦泉水有限公司(下稱“盼盼冠豸山礦泉水”)的實踐成為范例。
連城縣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設小水廠,但彼時都是作坊式運營,且并無品牌。2016年,從事糧食酒品貿易的林康收購了連城的小水廠,注冊“冠豸山礦泉水”品牌,踏上漫漫“尋水”路。
“好水出在山溝溝,越偏的地方我們爬得越有勁。”在連城縣政府的帶領下,林康來到莒溪鎮。檢測顯示,該水源富含“水中黃金”偏硅酸,屬天然弱堿性礦泉水,口感與成分俱佳。“我們當即決定把取水地設在這里。”林康說,2019年,福建冠豸山礦泉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在莒溪生產礦泉水近10年,林康對當地水質的評價是“一如既往優質穩定”。“方圓20公里內沒有工業和養殖污染,我們對水源質量很有信心。”林康說,當地政府也擁有“讓冠豸山的水‘流’向世界”的信心和決心,積極推進梅花山保護區中心城市飲用水供水源保護修復項目等水源保護項目。
冠豸山有好水,但品牌力還是較弱。2022年,因一次不經意的“品水”,冠豸山礦泉水迎來發展轉機。
福建盼盼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偶然間喝到了冠豸山礦泉水,一入口便覺得甘甜柔軟,很快派人找到林康洽談合作。最終,盼盼收購了福建冠豸山礦泉水有限公司60%的股份,公司更名為“福建盼盼冠豸山礦泉水有限公司”,品牌力明顯增強。
2023年,盼盼冠豸山礦泉水與國內多家知名礦泉水品牌共同參加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的瓶裝水招投標。在盲評環節,盼盼冠豸山礦泉水獲得第一。
有“盼盼”品牌的加持,疊加廈航專供用水的宣傳,盼盼冠豸山礦泉水很快打開市場,先后與上海麥德龍、良品鋪子等知名品牌合作。
市場熱銷也帶來“產能煩惱”。“一期項目年產能僅1.8萬噸,供不應求。”林康表示,公司二期擴建項目正加緊趕工,2026年投產后,預計新增礦泉水年產能10萬噸、山泉水30萬噸,年總產值約2.5億元。
一瓶水,帶動一方致富。林康介紹,二期項目將新增約50個就業崗位,吸納農村閑置勞動力,員工年均收入可達6萬~8萬元,企業每年可為地方貢獻稅收約500萬元,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釀出”水的多元價值
而今,好水在連城被開發出了更多花樣。生態好水轉“生態好酒”成為連城激發“水價值”的又一發力點。
“這款柚子酒是我們的當家產品,酸甜平衡,口感鮮爽……”在“酒狐手工米酒”的直播間,主播正熱情地介紹當季主推的米酒產品。
“酒狐米酒自2022年上線抖音平臺售賣以來,累計銷量95萬單。”熹山禾(龍巖)造酒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立川表示,作為公司主打的米酒產品,酒狐米酒全網銷售量在米酒銷售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連城釀造客家米酒的歷史由來已久,尤其是莒溪鎮、宣和鎮等連城南部片區的水源特別適合釀酒。“這些地方的水硬度低、偏弱堿性,釀出的酒口感軟、甜美,好入口,大眾接受度高。”羅立川自小跟著父親學釀酒,2016年在宣和鎮培田村開辦了一家小酒廠。
酒廠成立之初,羅立川就堅持“釀造時令米酒”,并將目標用戶定位于年輕消費群體。他將柚子、桂花、桑葚、荔枝等時令食物融入傳統客家米酒,研發出10多款新產品,收獲越來越多年輕客戶。
去年10月,為滿足越發旺盛的市場需求,熹山禾黃酒生產項目開工。該項目不僅擴大企業產能,還將好水、好酒的價值向“三產融合”的新維度拓展。
“這是品酒區,旁邊這一片安裝落地玻璃窗的區域是可供參觀的發酵區,這里是釀酒體驗區……”項目建設現場,一座占地20畝的文旅觀光體驗型客家米酒釀造工廠初具雛形。羅立川勾勒出未來“非遺研學”場景:游客可參觀古法釀造、品嘗時令米酒,通過研學課程體驗“從秧苗到酒液”的全流程,使酒廠由生產空間升級為文化地標。
護水長流,點水成金。連城的探索證明:發展,蘊藏在對自然稟賦的尊重與系統性價值創造之中。冠豸山下,這一脈清泉所流淌而出的不僅是綠色發展的生態之路,更是潤澤民生的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