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17日
央視網報道
《龍巖連城:稻浪翻金繪豐景 糧食安全“藏”密碼潮》
報道了
金秋時節
連城縣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一起看全文
↓↓↓
央視網消息 金秋時節,龍巖市連城縣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羅坊鄉下羅村高標準農田里,聯合收割機轟鳴作業,新收稻谷直送烘干中心;揭樂鄉稻田中,種糧大戶駕機械穿梭收割,效率遠超人工;姑田鎮優質稻示范基地內,農技人員與種糧戶共鑒良種……

金秋時節,龍巖市連城縣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連城縣緊扣“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從良種、農機、沃土三方面發力,構建全鏈條糧食安全保障體系,讓昔日“煩心地”變今日“豐收田”,奏響鄉村振興豐收樂章。
良種引路 激活豐收“芯”動力
“明1優臻占和隆望兩優889口感佳,明年我必種!”在連城縣2025年優質稻品種示范推廣培訓班品鑒會上,種糧代表楊艷云語氣堅定。這場“田間觀摩+現場品鑒+理論培訓”活動,讓17個鄉鎮的農技人員、種糧戶和加工企業代表,零距離了解15個優質稻新品種,從生育期、抗病性到口感全方位篩選適配品種。

連城縣2025年優質稻示范推廣培訓班品鑒會現場 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種子是農業“芯片”,連城深諳其理。自2018年起,該縣連續8年推廣優質稻新品種,聚焦高產、優質、綠色需求,累計篩選30多個優良品種,推廣面積164.64萬畝。如今,全縣良種覆蓋率超98.5%,優質率達84%,高檔優質稻占比超45%。2025年,連城水稻播種23萬余畝,近20萬畝為優質稻,優質稻成糧食生產“主力軍”。
為讓農民用上“放心種”,連城構建全流程種業監管體系??h農業農村局組織執法大隊與種子管理站,實現種子門店抽查、備案品種抽樣“兩個100%覆蓋”,規范市場;還依鄉鎮氣候、海拔,指導農戶科學選種,為糧食高產穩產奠基。
農機賦能 提效增收“全鏈條”
“以前人工收一畝要大半天,現在收割機一小時收好幾畝,還能直接脫粒清選,損耗少?!边B城縣農機推廣站副站長沈在華道出機械化巨變。揭樂鄉種糧大戶謝小偉感受更深,他承包的100畝稻田,耕整地、插秧等全程機械化,每畝減2-3個人工,單人工成本省400元,100畝中稻共省4萬元。
這一改變,源于連城深入推進“藏糧于技”。該縣整合政策與農機資源,依托20余家農機合作社,為農戶提供“全鏈條”托管服務,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全縣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84%,中稻種植6.9萬畝,實現從“靠人力”到“靠科技”的轉變,解放勞動力,提升作業效率與收割質量。

羅坊新利旺烘干中心內,10臺烘干機全天候運轉。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產業鏈后端,現代化烘干設備作用關鍵。總投資5000萬元的羅坊新利旺烘干中心內,10臺烘干機全天候運轉,24小時內完成稻谷烘干,日均處理120噸,年烘干約3000噸,服務周邊5個鄉鎮6000畝耕地。“不用靠天曬糧,還能在這打工,顧家增收兩不誤?!贝迕窳_益亮感慨。該中心計劃明后年啟動二、三期建設,打造糧食烘干、加工與儲存一體化綜合體,完善農機服務鏈。
沃土筑基 守護耕地“命根子”
“這塊地以前荒了好幾年,整治后種上中稻、油菜,能產糧還養地?!痹谏彿彐偸穷^地塊,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干部江傳芳介紹。此前,該地塊因偏遠、灌溉不便撂荒,經土地整理、修電灌站和排灌渠,碎田變整田、小田變大田,重煥生機。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連城嚴守耕地紅線。蓮峰鎮組建鎮村干部、網格員“田間護衛”隊伍,動態監測耕地,完成撂荒地復耕復種162畝,整治“非糧化”耕地26畝,恢復耕地22.37畝;姑田鎮城兜村投資282.3萬元推進土地整治,修斗渠、農渠和田間道,新增耕地48.4畝,讓“荒田”變“良田”。
高標準農田建設上,連城成效顯著。羅坊鄉下羅村曾因企業經營不善,450余戶村民土地成“煩心地”。2023年起,當地分兩期建高標準農田,清苗木、平土地、修渠整路,128畝一期、280畝二期工程先后完工,昔日荒地成“田成方、路相通、渠成網”的現代化農田。四堡鎮投入480萬元,推進2000畝高標準農田排灌渠施工,改良土壤、完善水利,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截至目前,連城通過土地整治、復耕復種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盤活撂荒地,讓更多“糧田”升級為“良田”,筑牢糧食安全土地根基。
如今的連城,良種、農機、沃土協同發力,實現糧食穩產增收,推動農業向現代化、產業化轉型。未來,連城將繼續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為指引,穩步走好糧食安全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動力。(文/黃水林)
主管單位:連城縣委宣傳部
主辦:連城縣融媒體中心
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0597-8923633
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597-89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