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莒溪:凝聚鄉賢力量 助推鄉村振興

日期:2022-04-04 22:23:00 來源: 編輯:連城融媒體中心
字號:【

(記者/黃水林 通訊員/張柏光 羅櫻 羅絳君)4月4日,走進連城縣莒溪鎮墩坑村,一條新鋪設的柏油路穿村而過,叫人眼前一亮。指著柏油村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傅沛才自豪地說:“這條近一公里的村道,鎮里村里沒出一分錢,都是村里傅志濤、傅小平等7位鄉賢捐資修建的。”

莒溪鎮小莒村

“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凝聚鄉賢力量至關重要。”莒溪鎮黨委書記羅堉煜介紹說,莒溪山內山外21個村,村村有鄉賢,處處有特色,歷史悠久、人文深厚,尤其是近現代涌現出著名科學家林文翰、國家一級美術師林劍丹、高級經濟師黃朝仁等一大批文化名賢。為凝聚鄉賢的智慧力量,充分發揮新時代鄉賢的傳幫帶作用,該鎮以“黨建引領、鄉賢助力、榜樣示范”為抓手,成立了鄉賢聯誼會,吸納當地75名文化名賢為鄉村振興聚集智力財力物力,鎮、村、鄉賢一同發力,真正讓“銀莒溪”在鄉村振興中把“銀”字招牌擦得更亮更鮮艷。

地處梅花山腹地的墩坑村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古村,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該村創新推出“黨委+村委+鄉賢”的黨建新模式,以“田園農耕·記憶墩坑”為主題,利用村里鄉賢多的優勢,成立七個理事會,發動鄉賢捐款180多萬元,對村內七棟古建筑進行保護性的維修,使“風姿再現”的古宅成為展示歷史文化的載體、變身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傳遞移風易俗、構建社會文明新風尚的窗口。同時,為讓山更青水更綠,墩坑村按“引得進、流得動、排得出”的格局,河道清淤、改溝建渠、引水布管,建起了荷池、花壇等連片景觀,為美麗鄉村增色。

莒溪鎮璧洲村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璧洲村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客家文化古村落,留存的明代永隆橋、文昌閣、天后宮等古建筑,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璧洲三寶”。鎮長賴小銘告訴筆者:“如何使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璧洲鄉賢的作用不容忽視。”

璧洲村人杰地靈,外出經商置業、在機關單位工作的鄉賢達300多人。在鄉村振興中,該村就憑借鄉賢的智慧、用好鄉賢捐贈的資金,走“黨建引領+村委會+鄉賢會”的路子,打造出鄉村振興的“金璧洲”。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該村接照“污水、垃圾、裸房、空心房和旱廁”“五步同治”思路,圍繞創建3A級的旅游景區,發動鄉賢出謀劃策,捐資助力,投資200多萬元的1.5公里柏油村道,都是鄉賢們捐款鋪建的,加上治理污水、拆除裸房,綠化美化加香化,初步實現了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雙贏”。

同樣,被譽為客家“山村布達拉宮”的太平僚村、被劃入國家A級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的鐵山羅地、陳地、坪坑、池家山等等,各村鄉賢輩出,他們為家鄉的鄉村振興聚智獻力,助力基礎設施、褒獎教育精英、扶持生態開發、挖掘人文資源,把一顆顆璀璨的鄉村振興“明珠”鑲嵌在莒溪的青山綠水間。

    最新消息

    主管單位:連城縣委宣傳部

    主辦:連城縣融媒體中心

    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0597-8923633

    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597-8935339

    微信掃一掃,關注連城融媒

    連城融媒二維碼